时间: 2023-08-17 16:32:12 | 作者: 杏彩官网网页版本登录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不论是战场上的博弈,还是谈判桌的交谈,都陷入了“焦灼”的状态。许多国外智库专家和军事将领对俄乌冲突进行了评述,这对于全面、深刻、辩证认识俄乌冲突提供了有益借鉴。
俄军摩步分队的装备普遍老旧,和西方援助乌军的崭新装备很难比较,但俄军明显作战水平更高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智库2022年3月2日刊登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分析中心主任伊万·季莫费耶夫的文章,作者列举了2021年11月25日俄罗斯各方专家作出的有关俄对乌采取军事行动可能会引起若干后果的判断:俄乌冲突时间延长;西方援乌立场趋于统一并成倍增加军援;俄罗斯外交孤立;西方对俄罗斯的裁制规模空前;即使乌克兰军队被击败,俄罗斯控制其领土仍然面临问题;乌克兰社会尽管存在地区分化,但因对抗俄罗斯而同仇敌忾;对乌行动在俄国内引发争议。
除此之外,还有北约在东欧大幅度的增加军事存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境内的俄罗斯同胞将会受到欺凌和迫害,美国拉拢其盟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外交等多领域的制裁。目前这些预测正在以某种形式变成现实。
2022年2月13日电,据俄罗斯塔斯社消息,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会长安德烈·科尔图诺夫日前对塔斯社记者称,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真正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极低,但目前局势有可能导致双方擦枪走火。
然而“事与愿违”,普京总统于2022年2月24日突然宣布对乌采取“特别军事行动”。普京为何会作出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断然决定?原因可能在于乌克兰前总理阿扎罗夫2022年3月3日在脸书上透露的一个令人吃惊的信息:乌克兰“民族主义营”(亚速营)准备领导乌克兰军队消灭顿巴斯地区的“俄语人口”,这个决定乌克兰命运的军事行动定在2月25日进行。这项军事计划是由乌克兰政府与美国共同制定的。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授意并帮助泽连斯基策划、组织了对乌东的战争,这场战争必定会将俄罗斯卷入其中。
而这里的“俄语人口”,要不被屠杀,要不就逃到俄境内,泽连斯基将成为“收复乌东的英雄”。克里姆林宫掌握了美乌对顿巴斯地区的军事行动时间。俄罗斯高层依据这一些情报,才会在国家杜马提出承认乌克兰两个“共同国独立”,普京再顺势批准,迅速完成了一系列法律程序后,先退后进的俄军采取了突然行动,抢在了乌军行动前一天,获得了时机优势,完全打乱了乌军计划。
兰德公司于2019年发布的《使俄罗斯过度扩张而失衡——评估美国对俄罗斯竞争的方案及其代价》报告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援助”,将触及俄罗斯外部的最大痛点。美国最后选择的方案是“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导弹摆到俄罗斯大门口,以足够“致命性”来逼迫俄罗斯做出强烈反应,掉入预设的战略圈套。
俄军的表现并不像西方媒体描绘的那么糟糕。俄空天军在对地火力打击、压制敌方防空系统方面战果不俗;俄军装甲力量的战果证明了这种兼顾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的力量仍在现代地面战争中无法替代。此外,诸如“口径”巡航导弹和“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这样的俄军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确实发挥了打击对手重要节点的威力。
一名乌克兰陆军前将军对俄乌关系作出了十分悲观的预测:俄乌开战,乌军挺不过半天。两国若真的发生战争,乌克兰军队将完全不是俄罗斯军队的对手。决定战局的几大因素,乌克兰没一条占优。战端一开,部署在乌克兰边境的俄罗斯军队将在6小时内攻入乌克兰首都基辅。
俄罗斯军事专家罗伯特·李更是发文称,俄罗斯进攻部队多数是俄军劲旅,他们都具有充分实战经验,对这场战争志在必得。俄罗斯导弹能在最快半小时内,摧毁几乎乌克兰所有的军事基地和大型设备。
美情报官员称,俄罗斯近75%的常规部队主力部署在可攻击乌克兰的范围内,俄军大约拥有160个营级战术群,近120个战术群部署在距离乌克兰6O千米的“攻击乌克兰的范围内”。而在2021年8月,俄防长绍伊古宣称俄军可用营级战术群规模已达170个。此前《》援引所谓的“情报文件”称,俄正计划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将动用100个营级战术群,约17.5万大军,分三个方向部署在俄乌边境地区。这些营级战术群都能够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可以在接到指令后的1个小时内开赴战场。
“继承大量军事遗产的俄罗斯陆军本来就是一支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部队,现役主战坦克都达到三代水平,有些经过了改进,比如T-8OUE和T一72B3,有些则是全新生产的T-90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以及火炮等主战武器虽然大部分是苏联时期的产品,但总体性能也比较均衡”。与之相比较,“乌克兰军队的装备大部分是苏联遗留下来的,新装备很少,加上这几年的战乱,乌军开始大量使用库存的苏制武器,虽然乌军表面上看来实力不俗,但真实战力却比较堪忧,在过去几年的乌东冲突中已经体现了这一点”。
自2014年以来,由于西方的援助,乌克兰军队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从顿巴斯军事冲突中获得了堑壕战和游击战的作战经验。但是,乌军也在冲突中遭受了大量的伤亡,老兵已经所剩无几。为了迅速补充兵员,乌克兰男性在训练几个月后,便被送上战场,乌军战力甚至已经比不上“民兵”。俄采取大规模作战的方式,海陆空相互配合,加上乌克兰地域较广,乌军在正规战上基本上没有胜算。
美国专家埃丝特·泰特鲁阿什维利在近期发表的文章中表示:“俄乌冲突结束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乌克兰接受俄方提出的条件,等于主动认输,另一个可能性是乌克兰坚持到底,最后因为战败而被迫投降。”据悉,这位专家进行了反复的沙盘推演,乌克兰基本没一点获胜的可能性,唯一存在的变数是俄罗斯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台湾著名评论家赖岳谦先生有句名言:谁掌握话语权,谁定天下!在本次俄乌冲突中,信息舆论战再次上演。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认为,“战争的进程很复杂,除了军事行动,还有信息对抗。双方都想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立场,而不是扮演一个弱者的角色”。俄军事专家维克多·利托夫金认为:“只要俄罗斯作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存在,信息战就会一直打下去,并将持续很久。但只要我们的国家不低头,就不可能会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反击。”而俄罗斯方面也在进行着有安排的“混合战争”以维护俄罗斯的利益。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记者雷切尔·梅茨撰文分析称,五年前人们还不知道何为“深度伪造”,可今天的俄乌战争中,“深度伪造”甚至被人们试图用来改变战争进程。2022年3月16日,一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号召乌克兰人“放下武器活下去”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后来被证实是用AI制造的“深度伪造”作品。谎言虽然被戳穿,但影响却不能立即消除。“深度伪造”在某一些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战争的线日,有俄罗斯记者指出,英国广播公司(BBC)直播时,将乌军炮击顿涅茨克造成居民区损坏的图片,描述成了“俄军炮击乌克兰哈尔科夫市导致住宅受损”。国外多个信源指出,拍摄地点位于顿涅茨克米罗诺娃街5号,可以证实BBC造假。
美国现代战争研究专家彼得·W.辛格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再把战争中的各种信息与实际战场或地理政治学、外交分开,它们已经搅合在了一起。俄乌冲突是证明社会化媒体如何有效影响公众看法的最好实例:普通乌克兰人用社会化媒体来展现他们曾经的生活与世界各地的人们有多么相似,而乌克兰国家领导人则利用社会化媒体在战斗中或面向人民宣传自己。
。“这是一种新的战争方式,再也没人能置身事外。”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指出,西方通过散播谣言、网络攻击、单边制裁、干涉内政等方式,对俄及其他几个国家实施了“混合战争”。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表示,虽然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在初期的进展不太顺利,但俄军终究是能够凭借明显的军力优势取得胜利。如果这场冲突不停止,军事上的结果大概是很清楚的。西方的军事援助对乌克兰可能会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俄罗斯或许低估了抵抗的强度,但如果冲突持续下去,乌克兰会被击败。
在很多俄罗斯民众看来,这场冲突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而是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战争。西方试图以某种方式惩罚俄罗斯,甚至摧毁俄罗斯。因此,很多人支持抵抗这种西方的压迫。当前,俄罗斯民众仍然对领导层给予了相当大程度的支持。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安德烈·马诺伊洛认为,“”是美国开发的一项政治战术。涉事国当局最初往往看不出这是政变的开始,发现时则为时已晚。一旦政变发生,“”组织者安插的人顺势上台掌权,令国家失去主权、受到外国监护人控制并为外国利益服务。
毕竟“美国与北约都不是无辜的旁观者”。美国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认为: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俄罗斯行为的根源是北约东扩,俄乌冲突背后是现实主义逻辑和自由主义理念的冲突;西方夸大俄罗斯的“侵略”意愿,是为了把危机的责任推到俄罗斯头上。2022年乌克兰局势如此变化的最终的原因是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的亲美立场和在俄罗斯军事压力下乌克兰的民心涣散。这也是美国最近一段时间急于炒作俄罗斯要发动乌克兰战争的原因。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的办公室主任、前陆军上校劳伦斯·威尔克森认为:
。未来的乌克兰或许将重新恢复东西方平衡和亲俄的政策。但是,如果俄军事打击引发乌局势持续动荡,乌克兰将再度成为美俄角逐的重要战场。这可能是冷战结束30多年来,欧洲的地理政治学版图又一次进入难得一见的乱局。
曾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多年的富兰克林·斯平尼日前在博客文章中说,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让美国军工产业等在这一冲突中赚得盆满钵满,北约东扩与俄乌冲突息息相关,后者引发的恐惧效应正在弄成发动21世纪“新冷战”的情绪基石。军工复合体的这些行为违反了美、德、法、英等国领导人有关不扩大北约的承诺。美国国防部前分析师查克·斯平尼说,这场冲突是北约东扩“预料之中的结果”,
美国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一书中指出,战争需要有人来准备和“烹制”,假如没有这些人的推动,战争根本不会发生。
这一由军事部门、军工企业和部分国会议员、国防科研机构、智库等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不断将美国的对外政策往战争方向推,通过制造战争和冲突、挑动军备竞赛来追逐巨额利润。西班牙《起义报》网站近日发表《美国及其对战争的热爱》一文指出,对于美国及其媒体,以及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该国的军工复合体来说,拥有一些制造出来的、可操纵的和令人信以为真的敌人至关重要。
美国国防部报告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美国已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超过27亿美元的所谓“安全援助”,2017年还同意向乌方提供致命性武器。美国国务院近日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仅过去一年美国对乌克兰的所谓“安全援助”就超过10亿美元。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军工复合体将其视为武器的“大卖场”和“广告会”。德国、芬兰、波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宣布提高国防预算,并向美国提出数额庞大的军备采购计划。
据美国“公开的秘密”网站揭露,过去20年,为影响国防政策,美国军工企业仅游说费用就花费25亿美元。美国社会中的政商“旋转门”更是不断助推军工行业发展。2014年至2019年,美国前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等千余名国防部高级官员、采购官员跳槽到军工企业,利用自己的人脉为军工企业拉生意。
曾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多年的富兰克林·斯平尼认为,美国军工复合体应对俄乌冲突爆发负责,因为军工复合体的利益追逐及其游说活动导致冷战后北约一再违反不再东扩的承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决定美国需要敌人,因此它总有动力在全球寻找新的敌人。美国有分析师指出,
印度国际问题专家斯瓦斯蒂·拉奥表示:美国和北约很清楚,一旦乌克兰爆发战争,他们不会派遣北约地面部队,只会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更多的武器。整个情况的受益者,是像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国防军火承包商,因为我们正真看到美国国防承包商的股价在飙升,他们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非常好。
美国独立调查记者本杰明·诺顿表示:美国及北约不仅没有督促乌克兰进行协商,反而在让危机升级,因为它们不希望战争尽快结束。意大利轻武器和安全防务政策观察组织分析师乔尔基奥·贝雷塔认为:(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让冲突进一步升级,造成更多人死亡。德国联邦议院气候保护和能源委员会主席克劳斯·恩斯特表示:
美国最后一任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近日撰文称,“今天,我们正面临一场原可避免的危机。这是一场可被预测,也的确曾被预测,却又被蓄意促成的危机。我们正目睹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被美国舆论的知名人士严重放大,以服务于国内政治目的”。
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曾认为,在考虑资助代理人时,美国需要明确代理人的实力以及胜利前景。而现在的美国深知乌克兰并不能如愿顺利加人北约,也并不在乎乌克兰能否达到所谓的胜利前景。它所做的只是要牺牲掉这个代理人,用俄乌冲突产生的不对称杠杆力量,长期消耗并牢牢牵制俄罗斯。如此这般,就可以
俄罗斯国际政治与经济战略研究所发布文章,对当前俄乌战事进行了评估和预判,并对其世界历史意义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的较量,对世界的撕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更严重。